我國目前的養老現狀是"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家庭結構比較普遍,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正在衰落;二是我國養老機構數量嚴重不足,床位配置相對較低;第三,現有的養老機構無法與醫療機構有機銜接,無法實現資源共享。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還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醫療衛生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能夠改變“醫養分離”現狀的“醫養結合”新模式應運而生。
但是,近年來,醫養結合相關政策進行不斷提高完善,長者醫療券餘額查詢取得積極研究進展,但在經濟政策支持、服務創新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仍存在對於一些難點堵點問題。同時,醫養結合的發展仍面臨制度供給缺位、資金成本投入有限、社會公眾參與度低、服務質量保障作用機制不健全、供給總量盲目擴張、服務市場主體定位偏誤、供給層次分化嚴重等問題,無法得到滿足廣大老年人的養老保險需求。因此,需要教師通過“醫養結合”真正讓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金融服務機構無縫對接。本文主要圍繞醫養結合“結合自己什么”與“如何有效結合”,從醫養結合的組織架構、生活模式、服務方式方法、服務力量、經費保障、支持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等七個方面提出工作設計思路,以期為不同類型醫養結合工程項目可持續運營給予啟發。
1.生活模式:養病與養生的結合
“醫養結合”不同於傳統的生活護理和養老服務。在生活模式上,是一種集疾病治療、骨灰龕價錢無病療養、疾病養護、健康養生於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護理”是“醫學”的基礎,“三分治七分護”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如果醫療保健在這個層面做得好,可以減少疾病維持很多方面的壓力。因此,對於身體健康、生活能夠自理的中青年,在醫養結合中,應以保健為主,以生活護理為主,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但對於老年人、健康狀況不佳的老年人、喪失行為能力或部分喪失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喪失行為能力的老年人或身患絕症的老年人,在醫療護理相結合的情況下,應重視疾病的康複,他們的健康需求主要是醫療、慢性病管理、專業護理、康複訓練、姑息治療等。這種將醫療保健與保健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可以滿足未來老年人的老齡化、殘疾化、空巢化、病態化等需求,從自我保健向全階段、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保健發展。醫療券網上申請為此,有關部門應根據評估結果開展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評估,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評估、老年人保健評估、老年病風險評估、老年人健康醫學評估等,制定老年人健康和護理服務分級標准,確定相應的保健服務內容。
2.服務方法:醫護和陪護的結合
醫養結合在服務管理方法研究方面是將醫護和陪護結合。醫護是采用通過各種技術措施進行治療相關疾病,陪護則能緩解醫護工作的壓力,是醫護工作的補充,能給老年人生活帶來關愛,使其可以得到一個精神與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在養老金融服務中,需要把醫護和陪護貫穿於養老的整個過程。
在傳統的養老保健中,如果老年人住在醫療機構,就會出現陪護人數有限和費用高昂的問題; 如果老年人住在家裏或護理機構,無法獲得專業的醫療護理,就會出現醫療護理與陪護相結合的問題。陪護人員主要負責老年患者的生活護理、飲食護理、聊天等,並根據患者及家屬的需要定期提供服務。當病人情況發生變化時,陪同人員可以及時找到並通知醫務人員。陪伴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專職陪護人員應兼顧陪護老年人、陪護患者和陪護情緒的工作。高職院校可以設置相應的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3.環境條件:住院和住家的結合
老年人在家享受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家庭服務,輔以康複護理、醫療護理、心理咨詢等,老年人家庭護理模式不能為老年人提供差異化的醫療服務,使其具備自理能力。住院的好處是有專業的醫護人員,設施比較齊全。但是,住院病床緊張,服務價格較貴,而且容易造成老年人在住院期間的情感流失等問題。因此,單一的醫院和家庭無法滿足一些老年人的護理需求。醫療護理機構結合老年人的環境條件是住院與家庭相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護理的需要。
4.服務力量:專業團隊與老年人互助團隊的結合
醫養結合不僅要做到養老金融機構和醫療保險機構的“硬結合”,還要做到醫養結合自己專業技術團隊與老年人互助團隊成員之間的“軟結合”。專業團隊是醫養結合相關機構的主要工作服務力量。醫養結合研究機構需要一支包括臨床醫生、康複醫生、 心理醫生、護士、護理員在內的專業教師團隊,但是我國目前沒有專業知識人才隊伍存在差異較大缺口。對此,一是要加強專業會計人員的資質管理,建立職稱評定體系,健全專業設計人員職業能力發展理論體系;二是通過繼續教育等方式, 加大對人員的規范化培訓,鼓勵志願服務;三是完善薪酬、職稱評定等激勵作用機制,提高農村養老機構提供服務 人員的社會主義地位和經濟業務收入;四是發展老年人互助養老,使老年人成為這個專業服務項目團隊的重要補充力量。
發展互助養老具有重要意義。第一,由於老人人力資源豐富,讓老人參與安老服務可以為老人釋放巨大的人口紅利; 第二,通過互助,可以提供目前缺乏的精神慰藉等服務; 第三,互助的模式不僅是為了節省成本,而且符合的文化傳統,是解決養老問題的方法之一。
5.經費保障:醫保與低保的結合
建立健全基金保障機制,完善醫療保險報銷制度,積極推廣長期護理保險,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風險分擔功能,同時建立低收入聯動機制,是發展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相結合的模式。目前,醫療護理機構資金保障體系建設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是政府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發展環境,但缺乏政策支持和合理的資金支持體系,如對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項目和養老保險的范圍沒有明確、詳細的規定,長期護理保險、商業保險和低收入保險在養老保障中的作用也缺乏相關的制度安排,財政補貼和支持資金不到位; 四是醫療綜合支付體系不完善,一些提供服務的老年機構沒有納入定額醫療保險范圍; 未能根據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的成本結算制度和有效的支付方式。
6.支持模式:公立與民營的結合
構建醫養結合模式,單靠公立機構是不夠的,必須將公立和民營結合使用起來,鼓勵社會主義資本進入 醫養結合研究領域。公立和民營的結合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公辦民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公私合營四種 方式。公立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進行結合起來,共同支持醫養結合養老保險模式,能減輕政府經濟負擔、優化養老旅遊資源合理配置、滿足人們更多老年人的醫養結合信息服務系統需求、實現多方共贏。但是,這種行為模式也存在對於一些解決問題:一是雖然國家政府通過鼓勵社會文化力量辦醫養結合機構,但相關人員法律制度法規還不健全,使得眾多特色社會心理資本不敢貿然涉入醫養結合不同領域;二是盡管養老市場有巨大的需求潛力和發展以及空間,但缺乏統一的准入標准,政府 也缺乏正確引導和規范,開辦起來有很多現實困難;三是醫養結合機構涉及衛健、民政、人社、醫保等多部門,但各部門員工工作能力相對獨立,影響醫養結合政策的實施。
管理機制: 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相結合
目前醫養結合管理機制不健全,相關部門存在行業壁壘、職責交叉等問題,造成醫養結合資源割裂,醫養結合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對此,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醫療護理和管理機制。首先,強化觀念支撐,營造社會支持環境。從服務對象、內容和方式入手,加大健康政策和理念的宣傳推廣力度,在全社會培育"健康老齡化"的思想共識。其次,完善政策設計,完善制度供給。
一是加強養老服務的層次設計和立法程序,為有效約束市場主體的行為提供法律支持; 二是明確各部門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管理范圍和責任,打破分散供給的局面,實現政府、民間力量和社會組織的多方參與、有效互動和統籌協調。第三,拓寬資金鏈,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明確各級政府的財政責任,建立完善的投資機制;。此外,醫護結合的護理服務是一種專業化的特殊服務,開展多層次的護理教育和專業化培訓勢在必行。
相關文章:
留言列表